党史小故事(一百四)| “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命运的历史转折
2021-07-07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今北京)西南卢沟桥地区蓄意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面对亡国灭种危机,7月8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通电: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推动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七七事变”既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起点,又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促进了全民族觉醒,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1.卢沟桥上,中国驻军誓死“与桥共存亡”
2021年的第一场雪,将卢沟桥衬得一片银白。远远望去,桥上500多尊石狮子一字排开,犹如执甲的士兵严以待阵。记者缓缓走在桥上,思绪回到84年前的硝烟炮声中,“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铿锵声回荡在天地间。
“‘七七事变’发生时,宛平城和卢沟桥是日军夺取的主要目标。宛平城西的卢沟桥,历史上曾是北京南下中原的唯一通道。桥北不远处的平汉铁路桥,是当时南北交通大动脉的咽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副研究馆员程皓博士指着平汉铁路桥对记者说,“‘七七事变’最惨烈的战斗就发生在那里。”
社会各界人士参观坐落于卢沟桥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光明日报记者 郭俊锋摄
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在卢沟桥附近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方严正拒绝。8日晨,日军突然炮轰宛平城,并向平汉铁路桥中国守军猛烈攻击,驻守的中国第29军官兵奋起自卫。黎明时分,暴雨如注,大队日军突然出现。协助守卫桥头的第29军37师219团3营预备队十连排长沈忠明,跃出堑壕,站在掩体前伸出右手,制止日军进入警戒线。日军扬言搜寻失踪士兵,强行上前并开枪,沈忠明中弹当场牺牲。“根据史料研究,沈忠明排长是已知的‘七七事变’中牺牲的第一位中共地下党员。”程皓介绍。
8日这一天,日军向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发起了三次进攻,并向平汉铁路桥及左侧的回龙庙阵地中国守军连连猛攻。中国守军110旅旅长何基沣发出誓死“与桥共存亡”的命令,并亲临前线指挥战斗。中国守军与日军浴血搏斗,没有子弹了,就抡起大刀,与日军展开肉搏战,两个排的80余位中国守军,最后全部战死在桥头阵地。
7月28日,在飞机、大炮的支援下,日本侵略者向驻守在北平四郊的南苑、北苑、西苑的中国第29军发起了猛烈攻击。在5个多小时的惨烈战斗中,中国守军伤亡2000余人。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第132师师长赵登禹壮烈殉国,北平沦陷。
2.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通电:“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
面对亡国灭种危机,“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向全国发表《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呼吁“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建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并提出“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的响亮口号。
7月13日,毛泽东在延安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与抗日的革命者,应准备随时出动到抗日的最前线”。
雪后的卢沟桥。光明日报记者 郭俊锋摄
7月23日,毛泽东又发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进攻的方针办法与前途》,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愿同国民党和全国同胞一道,为保卫国土流尽最后一滴血,反对一切游移、动摇、妥协、退让,实行坚决的抗战。”全国各族人民热烈响应,抗日救亡运动空前高涨。
“‘七七事变’是国共两党从生死对立到共赴国难的转折。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推动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副研究馆员李锐博士表示。
卢沟桥的炮声成了中华民族抗战总动员的号角。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黄河两岸,整个中华大地到处都是抗日的怒火,形成了中华民族史上空前的团结御侮、抵抗侵略的壮观局面。中华民族用血肉之躯,血战至死,筑起了一道新的长城!
在这场事关民族生死存亡的战争中,中国共产党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力挽狂澜、救中华民族于水火之中。
3.“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1987年7月7日,在全民族抗战爆发50周年之际,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在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建成开放,邓小平亲自题写了馆名。
2014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立法形式,确立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表明了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向这场血泪书写的伟大胜利致以崇高的敬礼,告慰在日本侵华战争中惨遭杀戮的千万同胞和为国捐躯的抗战英烈。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始,至1945年日本投降终,14年间,中华民族誓与侵略者殊死抗争,付出了3500万军民伤亡的巨大代价。
站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大型雕塑《铜墙铁壁》前,抗战馆副研究馆员李锐深有感触地说:“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华民族意义重大。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在艰难的近代化过程中,被动挨打,屡屡战败。百年战败史,到1945年8月15日,终于以中国的胜利和日本的失败而结束。作为我们这一代人,只有牢记历史,尊重历史,才能继往开来。”
一个伟大的民族,一个伟大的国家,总是在对历史的一次次回望中不断汲取前行的力量。记者走出抗战馆,头上是一片晴朗的蓝天。和平广场上,年轻的母亲带着孩子嬉戏,幸福祥和。巨大的“卢沟醒狮”石雕永远铭记着中华民族百折不挠、永不屈服的民族精神。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言犹在耳:“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面对亡国灭种危机,7月8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通电: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推动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七七事变”既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起点,又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促进了全民族觉醒,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1.卢沟桥上,中国驻军誓死“与桥共存亡”
2021年的第一场雪,将卢沟桥衬得一片银白。远远望去,桥上500多尊石狮子一字排开,犹如执甲的士兵严以待阵。记者缓缓走在桥上,思绪回到84年前的硝烟炮声中,“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铿锵声回荡在天地间。
“‘七七事变’发生时,宛平城和卢沟桥是日军夺取的主要目标。宛平城西的卢沟桥,历史上曾是北京南下中原的唯一通道。桥北不远处的平汉铁路桥,是当时南北交通大动脉的咽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副研究馆员程皓博士指着平汉铁路桥对记者说,“‘七七事变’最惨烈的战斗就发生在那里。”
社会各界人士参观坐落于卢沟桥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光明日报记者 郭俊锋摄
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在卢沟桥附近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方严正拒绝。8日晨,日军突然炮轰宛平城,并向平汉铁路桥中国守军猛烈攻击,驻守的中国第29军官兵奋起自卫。黎明时分,暴雨如注,大队日军突然出现。协助守卫桥头的第29军37师219团3营预备队十连排长沈忠明,跃出堑壕,站在掩体前伸出右手,制止日军进入警戒线。日军扬言搜寻失踪士兵,强行上前并开枪,沈忠明中弹当场牺牲。“根据史料研究,沈忠明排长是已知的‘七七事变’中牺牲的第一位中共地下党员。”程皓介绍。
8日这一天,日军向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发起了三次进攻,并向平汉铁路桥及左侧的回龙庙阵地中国守军连连猛攻。中国守军110旅旅长何基沣发出誓死“与桥共存亡”的命令,并亲临前线指挥战斗。中国守军与日军浴血搏斗,没有子弹了,就抡起大刀,与日军展开肉搏战,两个排的80余位中国守军,最后全部战死在桥头阵地。
7月28日,在飞机、大炮的支援下,日本侵略者向驻守在北平四郊的南苑、北苑、西苑的中国第29军发起了猛烈攻击。在5个多小时的惨烈战斗中,中国守军伤亡2000余人。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第132师师长赵登禹壮烈殉国,北平沦陷。
2.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通电:“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
面对亡国灭种危机,“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向全国发表《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呼吁“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建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并提出“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的响亮口号。
7月13日,毛泽东在延安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与抗日的革命者,应准备随时出动到抗日的最前线”。
雪后的卢沟桥。光明日报记者 郭俊锋摄
7月23日,毛泽东又发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进攻的方针办法与前途》,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愿同国民党和全国同胞一道,为保卫国土流尽最后一滴血,反对一切游移、动摇、妥协、退让,实行坚决的抗战。”全国各族人民热烈响应,抗日救亡运动空前高涨。
“‘七七事变’是国共两党从生死对立到共赴国难的转折。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推动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副研究馆员李锐博士表示。
卢沟桥的炮声成了中华民族抗战总动员的号角。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黄河两岸,整个中华大地到处都是抗日的怒火,形成了中华民族史上空前的团结御侮、抵抗侵略的壮观局面。中华民族用血肉之躯,血战至死,筑起了一道新的长城!
在这场事关民族生死存亡的战争中,中国共产党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力挽狂澜、救中华民族于水火之中。
3.“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1987年7月7日,在全民族抗战爆发50周年之际,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在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建成开放,邓小平亲自题写了馆名。
2014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立法形式,确立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表明了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向这场血泪书写的伟大胜利致以崇高的敬礼,告慰在日本侵华战争中惨遭杀戮的千万同胞和为国捐躯的抗战英烈。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始,至1945年日本投降终,14年间,中华民族誓与侵略者殊死抗争,付出了3500万军民伤亡的巨大代价。
站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大型雕塑《铜墙铁壁》前,抗战馆副研究馆员李锐深有感触地说:“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华民族意义重大。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在艰难的近代化过程中,被动挨打,屡屡战败。百年战败史,到1945年8月15日,终于以中国的胜利和日本的失败而结束。作为我们这一代人,只有牢记历史,尊重历史,才能继往开来。”
一个伟大的民族,一个伟大的国家,总是在对历史的一次次回望中不断汲取前行的力量。记者走出抗战馆,头上是一片晴朗的蓝天。和平广场上,年轻的母亲带着孩子嬉戏,幸福祥和。巨大的“卢沟醒狮”石雕永远铭记着中华民族百折不挠、永不屈服的民族精神。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言犹在耳:“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